2024-09-01 16:21:36 | 远见网
一般考研是学硕还是专硕介绍如下:
一般考研考的是专硕,学硕是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侧重于理论研究。专硕培养综合能力,具有实践意义。
专硕和学硕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因此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更讲究硕博连读。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一般来说选择专硕就是冲着实践去的。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学制基本上都是三年。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而专业硕士的学制基本上都是两年,第一年会非常忙,因为基本上第一年要把所有该修的学分全部修完,学业会比较繁重。第二年开始实习、找工作、写论文毕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短平快的,实践快,效率比较高。 远见网
3、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
4、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还需咨询招生单位。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研考专硕的相关内容。
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研考专硕介绍如下:
在一个节目中,张雪峰谈到了考研,说30%的研究生不值得上,主要是一些非大学。他给出的范围是“研究生院刚成立或者研究生招生门槛基本不太高”。这些学校的研究生不值得上,给出三个不上的理由;但我对张雪峰文字的理解是:文字粗糙。
张老师的三个理由是;第一,所有学校研究生院的教学水平都不够。第二,并不是所有研究生院开设的专业都值得报考。第三,不是所有研究生院的导师都合你意。
综合以上三点,得出30%的研究生不值得读;从纯学术的角度和实际学到的知识的实用性来看,是非常合理和直白的。主要说两所大学在很多地方开的研究生院,很多都是和其他大学联合招生的;各方面能力确实有所欠缺。每年都是通过最终调剂招收大部分学生,从师资、专业设置、办学实力来说,真的有点勉强。
在这方面,张老师的话比较粗糙,但是很到位。也点出了这些研究生院的本质。我为什么要这么粗暴的推理?现在很多人考研的目的是什么?直接来说,就是提高学历;需要拿到硕士学位证书,跨越了很多企事业单位的教育门槛,至于师资和专业怎么样,大部分都不考虑,加上能力有限也考虑不了那么多。
有时候考研成绩不好,第一志愿失败。调剂市场,好一点的机构可能不要你,所以你没有资格选择学校和专业。那时候很多理由都会失效。最后一句话,我想上岸,能选择上岸的就是张老师说的30%的研究生院。至于我能学到什么,老师呢?到时候估计很多人都不会考虑,更多的考虑上岸。我需要的是研究生文凭。
张老师的观点从远处看很正确,言辞也不粗糙。很多进入研究生院的学生,都是刚刚踏入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有研究生学历的在招聘市场上就灵活多了,不想去互联网工厂,也不想去科研机构。简单来说,就是跨越就业门槛。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研考专硕的相关内容。
张雪峰在节目中提到,有30%的研究生教育他认为并不值得追求,主要指那些新设研究生院或招生门槛不高的大学。他提出了三点原因来支持这一看法:首先,许多研究生院的教学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其次,并不是所有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开设的专业都值得申请。第三,也不是所有研究生的导师都能满足学生的期望。基于这三个理由,张雪峰得出结论,有30%的研究生教育并不值得投资。2024-12-14 13:45:57
2023-12-11 00:19:17
2024-10-10 14:40:40
2024-06-27 17:44:07
2024-08-18 17:23:04
2024-11-12 0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