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季羡林在德国哪里留学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季羡林留学德国的资料
季羡林先生简介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他上高中时即发表过数篇短篇小说,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其间发表散文和译文多篇。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进入德国
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他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奠定了自己在国际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先生回国受聘为北大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开拓我国东方学学术园地。1956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除了学术研究,季先生还是国内外公认的散文大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还付出大量精力担任行政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持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季先生曾任北大东语系系主任长达40年,为我国亚非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和科研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佛教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
远见网
德国留学对于季羡林的影响
德国留学经历改变人生
德国留学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季羡林淡泊名利,他曾公开表示辞谢诸如“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国宝”等之名。
季羡林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还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罗语、包括佛教混合梵语在内的多种俗语,并研究印欧语言学和佛教史上的重大难题。这是一个极其冷僻的专业领域,很少有人了解。
季羡林主要的学术生涯和学术贡献都可以非常清晰地被分成三段。第一阶段是从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到1945年回国。
季羡林的留学,抱有一个和当时的流俗截然不同的想法,那就是绝对不利用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先天优势,做和中国研究有任何关联的题目。季羡林德国留学期间完成和发表在德国最权威刊物上的几篇非常厚重的论文,都以当时印欧语言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为关注点,并且引起了轰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个阶段是1945年到1978年,季羡林放弃了在德国的教职和英国
剑桥大学的邀请,返回祖国,这个在他34岁到65岁,被认为是学者最珍贵的黄金年龄阶段,季羡林在这期间却过的非常苦难。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至今,季羡林在承担常人无法想象的繁重的社会、学术领导工作的同时,利用接触国外的最新材料,接续在德国留学期间奠基的研究,进一步论证推衍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季羡林还接受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研究、翻译、考证了新疆发现的、篇幅最大的吐火罗语文献《弥勒会见记》,这项研究难度之大、成就之高,震撼了国际学术界。
季羡林不仅尊敬前辈、还不忘对后辈赞扬有加。
对年轻的学者,季羡林不遗余力地支持,无论自己多忙,总是乐于为他们的著作写序。
至于替年轻人看稿子,季羡林推荐发表,更是家常便饭。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年轻人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位长者。
现在已是著名历史学家的浙江大学卢向前教授,当还是北大读研究生时,季羡林曾经托卢先生代为查阅一份敦煌卷子,为了表示感谢,季羡林特意在一天中午来到杂乱不堪的学生宿舍,邀请卢先生吃饭。这件事情轰动北大,传为美谈。
季羡林穿着极其朴素,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里的老工人。不止一次,他会被来报到的新学生叫住,替他们看行李。他每次都原地不动地替他们看守行李,有时候会一看两小时。自然,这些学生两三天以后就会在北大的迎新会上,看见季羡林坐在主席台上。
季羡林自己生活的简朴,在北大是人所皆知的。但是,他的慷慨知道的人就并不很多了。季羡林往自己的家乡小学寄钱寄书那是常有的事情。就连在家里工作过而已经离开了的保姆,倘若喜欢读书,他都会给予支持。
多年来,季羡林始终关注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发生的第一时间,他便向灾区捐赠20万元。
其实不光是在灾难面前,季羡林才想起公益。早在几年前,季羡林便向北大捐赠了一笔艺术珍宝,其中仅仅是古字画就有四百多幅,都是来自于季羡林本人珍藏。他收藏的底线是齐白石,这些收藏当中甚至有苏东坡的《御书颂》,其价值过亿。季羡林捐出的还有古砚、印章、善本,还有自己毕生积蓄的稿费。
不仅如此,2008年6月,为庆祝北大110周年校庆,季羡林将积攒数年的百万稿费捐赠北大,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贫困大学生。
投身国家的教育事业,一直被季羡林奉为无上光荣。他希望能通过自己捐赠百万稿费的举动鼓舞更多北大的校友和朋友来支持教育,支持北大。

季羡林在德国哪里留学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季羡林在德国哪里留学的相关内容。
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
哥廷根大学是德国历史最悠久、声誉最隆盛的大学之一,它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哥廷根市,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主要致力于印度学、佛教学、吐火罗语研究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在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季羡林不仅深入学习了印度学和佛教学等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与许多知名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不仅为哥廷根大学增添了光彩,也为中国的学术事业和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外,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还深入了解了德国文化和历史,这对于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和人生道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留学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成为他学术和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以上就是远见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远见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远见网:
www.yyjianzh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