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22:53:34 | 远见网
从2021年QS全球大学排名排名上来说,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排名和北京大学类似。从录取率来看,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比较容易录用一些,
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 是一所公共机构,成立时间1817年。本科毕业生总数为31266,其所在地是该地,校园内经营规模为3207平方英尺。它采用根据学期的学术研究日历。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在2021年最好大学里的排名是 国立大学 ,第24位。该州的学费为15,948美金;州以外学费为52,266美金。
北京大学,通称北大,创办于1898年,初名 京师大学堂 ,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又是我国最大教育行政机关,履行教育部职责,统管全国教育。 中华民国 建立后,校址改成北京大学校,之后又更名为国立大学北京大学。
详细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 颐和园路5号邮编:100871
本科毕业生学费:2.8万元人民币
录取率:0.07%
看了上边的总体详细介绍,我们再详尽 数据分析 ,看比照:查看历史:从历史来看,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成立时间1817,较1983年设立的北大历史时间更加久远。看培训费:从培训费来看,北大更具优势,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费用必须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支撑点。
看录取率:重点来了,不过这两家学校的排名相差不多,现在国内有巨大高考考试人群,相比北大的录取率,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录取率毫无疑问拥有绝对的优势。总的来说,尽管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等同于国内北大,但从录取率上来讲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更具优势一些。
1.高分数≠英语好,授课高谈阔论是基本素养
在美国,例如哈佛商学院,课堂参与占总分50%!!换句话说,你要是不参加课堂讨论,不管同学们的争辩,那么你极有可能华丽地不及格。当1/3课程内容不过关时,都要被吓退!
这还不够。如果你想要和本地人交友,你要融入同学们用餐东拉西扯时飞快的说话速度,你要懂美国篮球文化艺术、当下时兴的美剧、年青人青睐的流行歌曲这些,你还得能快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添加探讨!
因此,学习英语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不仅仅 托福考试 这类考试分数,更为重要具体使用的水平。
2.少花一些时间在狂欢派对, 社交媒体 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狂欢派对全是消耗时间?并不是!哈佛每年都有四次大中型狂欢派对,门票费达到120块 美元 。因为害怕耽误学习,大部分中国学生们都不去。
美国大学 有“3S”这个说法,即Study、Slip和Social。中国学生们优选“Study”,而美国学生们却优选“Social”。实际上是,在哈佛这种顶级院校,Social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因此,一定要摆脱中国人社交圈,和更多国际留学生相处,做一回派对动物,多多的参与学校社团,把出国留学价值最大化。
3.有特长得人,会被大众认同
4.公益性至关重要,但是千万不要变为“功利性”
想必大家都知道,社会实践活动在海外大学里的必要性。你能参与各种各样社会实践活动,但一定要潜心,你与其说考虑周全或是只求简历上留一笔,比不上某一方面下点功夫做出点 明堂 来,公益性决不仅仅走一走方式。
如果仅仅是去哪一个福利院,或是暑假去哪里支个教(十个有八个学生们去山区支教,要去一个地方度假旅游几日,剩余一天半天在某一个学校里面意恩讲两句),或者挖口井。这种事情并不是公益性,往往是功利性。
公益性这件事情,如果想获得社会发展的肯定,一定要投入全力以赴做一件事情,能是很小的事情,但一定要作出你明堂。 远见网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慈禧送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最后只回来了94人,还有26人去哪了?的相关内容。
晚清时期,中国屡战屡败,被列强打得怀疑人生。在这种怀疑之下,人们渐渐地抛弃了大清朝“天朝上国”的自我幻想,开始去面对事实,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个阶段的重要人物是魏源,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概念:为什么咱们老是打不过别的国家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外国人的船坚炮利,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晚清掀起了“洋务运动”。
然而洋务运动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转机,当时李鸿章主管的北洋水师引进了西方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装备、号称亚洲实力第一。可是在1894年与日本人的甲午海战当中却被日本这么一个小国家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让许多人开始反思:也许我们与欧美的差距还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上,我们之间还有许多更大的区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军再次被打得溃败,并且赔偿了外国人4.5亿两白银,当时的中国人口一共才4.5亿人,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都向外国人赔了1两银子。在感到万分羞辱的同时,李鸿章等清朝官员也特别的想去派人向西方人学习学习,把他们打败中国的真正“秘诀”学过来。
瞌睡来了,有人来送枕头。1908年,美国考虑到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及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决定放弃一半的庚子赔款,并且把这部分赔款用于帮助中国孩子赴美留学的费用。这对于清政府来说,实在是好得不得了的一件事情了,因为他们也一直都想派一批孩子去向西方国家学习真正的富国强兵的办法,如今可以几乎“免费”的获得这样的机会,何乐不为呢?
于是童年8月,清政府就与美国谈定了派遣留学生的相关事项,就如同当年日本人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一样,清政府把这次向美国人的学习看得非常重要,他们商议决定每年至少派出100名以上的适龄儿童去美国读书。心动不如行动,这一年,清政府就派出了120余名幼童前去美国学习,这些人都是清政府精挑细选之后的人,李鸿章等人对他们抱以厚望。
这一批幼童绝大多数年纪在13-14岁之间,比较小的仅仅才7-8岁,这样的年纪第一次出远门就是漂洋过海,不论是孩子还是其父母,内心都充满了忐忑,但是这是一次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足以改变中国当时的国家命运的大事业,而且选取的学生绝大部分也都是性格坚韧、聪慧机智的“神童”,所以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岁月如梭,10多年以后,这批留学生绝大部分都从外国回来,120多人当中有94人回国,其他26人一部分则是病死或者遭遇变故死在了异国他乡,只有极少部分是留在了美国的。这些人带着满腔热血而去,带着满腔赤诚而回,很快就成了影响当时中国的风云人物。
比如詹天佑,他就是这些留学生的一员,他在美国考取了耶鲁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回到祖国的詹天佑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工程领域的专家,他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而蔡绍基成为了北洋大学校长,唐绍仪做了民国总理,梁如浩官至外交总长;不过也有一些人后面成为了推翻清朝的急先锋,因为他们学习了西方的民主思想,觉得制度问题才是当时中国与外国差距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远见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远见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远见网:www.yyjianzhi.com2024-10-10 14:40:40
2024-08-18 17:23:04
2024-11-12 07:07:26
2024-11-02 12:53:08
2024-09-28 00:51:51
2024-08-31 10: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