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资讯 > 正文

社会学家的费孝通(请问哪位知道费孝通的人生简历?)

2024-01-16 20:17:53 | 远见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社会学家的费孝通(请问哪位知道费孝通的人生简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社会学家的费孝通(请问哪位知道费孝通的人生简历?)

社会学家的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1910年11月,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一个重视学校教育的家庭,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1928年,费孝通入东吴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
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当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资格。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王同惠子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妻子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费孝通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1936年,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
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社会学家的费孝通(请问哪位知道费孝通的人生简历?)

请问哪位知道费孝通的人生简历?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6年秋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198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人类学教授。1978-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80—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同年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82—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名誉所长。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在英国伦敦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被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聘为荣誉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1989年被香港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授予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1994年被授予麦格赛赛奖,以表彰他在中国成功地将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

社会学家的费孝通(请问哪位知道费孝通的人生简历?)

重温费孝通的《留英记》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温费孝通的《留英记》的相关内容。

《留英记》讲述了费老去英国学人类学的经历,娓娓道来,信息量却很大。看似平静叙述自己的留学经历,中间穿插当时国内留学风气、燕京大学社会学、清华大学人类学、殖民地“间接统治”策略等时代背景,主要讲他师从马林诺斯基学习人类学的经历。

其中讲到马林诺斯基这位知名的人类学家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示范地表演出一个人怎样去分析问题,怎样去发展自己的思想。”

“在旁听他怎样修改他自己的著作,对一个学生是很有好处的。普通我们读的书,都是成品,从成品看不出制造的过程,而一项手艺的巧妙之处就在制造过程里。成品可以欣赏,却满足学习。”

“当我写论文时,写完了一章就到他床前去念,他用白布把双眼蒙起,躺在床上,我在旁边念,有时我想他是睡着了,但是还是不敢停。他有时突然从床上跳了起来,说我哪一段写的不够,哪一段说得不对头,直把我吓得不知所措。”

费老笔下的马林诺斯基是个有趣的、个性的、清醒的老头,和严肃的内敛的学者形象相差甚远,但读来觉得很生动很有意思。

回顾这一段经历,作者并没有讲到自己当时为了适应环境、跟上学习进度、确保学有所获的过程中有多艰难,也从未说自己有多努力、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相反的,他叙述经历,总是一再强调自己的学术成果多是因为幸运,感恩命运给予的契机,甚至说到他的博士论文能够在英国顺利出版,也是因为马林诺斯基的帮忙,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的谦虚和。相比于当下有的青年多牢骚抱怨,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的坏习惯,老一辈学者的踏实谦逊的研学态度才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参照改进的。

文中有段话印象很深:“我那天晚上,听着老师挂电话,出版一本书那么容易,又想到下栖区里啃硬面包的朋友,觉得天下真是有幸与不幸。当时我哪里懂得就是这个幸与不幸的计较,多少人把自己的灵魂押给了魔鬼。”

以此段话提醒自己,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要有所反思,有所改进。不要功利性地做事,要沉下心学习,扎实做事,用精进思维指导行为,想到就要做到,做到才说到。 远见网

以上就是远见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远见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远见网:www.yyjianz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社会学家的费孝通(请问哪位知道费孝通的人生简历?)”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