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资讯 > 正文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

2023-12-31 01:42:09 | 远见网

今天远见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

这个问题问的有问题,事实上甲午之战后并没有那么多中国留赴日留学,一直到1898年,日本公使矢野文雄才第一次与清朝正式商谈,以日本政府每年可资助200名清朝留

为条件,来换取日方在福建修筑铁路的权益。

而清朝真正爆发赴日留学潮要到义和团运动以后,1900——1911晚清新政十年。

所以要想真正说清楚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说。

第一,清朝方面为什么1900年后会有将近2.5万人选择留学日本呢?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在经历了甲午之战、八国联军事件后,清朝彻底改弦更张,在各个方面向西方靠拢,甚至到了迷信西学的地步,比如张之洞就主张“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因此清朝当时一方面急需留洋人才,一方面传统科举也已经风雨飘摇;即使没有家国情怀,至少从个人前途讲,留学也比科举更有前途,而当清朝宣布留也可以授予进士、举人、秀才头衔以及重用留后,留学就更加是一个趋势。

2、留学欧美太贵了,根据清朝公费留资助情况,一个公费留欧,每年朝廷会补助1200两白银,这里面光学费补助一年就是240两银子;而一个公费留日的,朝廷每年只需要补贴17两银子学费就足够了(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的学费每年17两白银);不仅对于清朝政府,对于广大自费留而言也是如此,日本各种物价都比欧美便宜,而且日本还不需要签证,因此,留学日本对于清朝政府以及自费生来说都是一个经济选择。

3、日本比欧美学校更容易毕业,事实上真有家国情怀的人只是少数,而绝大多数人只是想通过留学获得一个好的“前程”,而相比欧美学校严谨的学风,当时日本对清朝留来说就太有好了;日本当时开办了大量针对清朝留的“速成班”,甚至发展到有些日本工业学校只要清朝留学会制造肥皂就视同该可以毕业了,并且发给“速成班”毕业证;这对于不想认真学习,只想混资历,然后会国找一个好工作的清朝自费留来说,简直太友好了;当时清朝留学欧洲的公费自费生不足2000人,而留学日本的有2.5万,但是不足2000人的留学欧洲的留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竟然高于2.5万留学日本的留。

第二,日本方面

尽管日本打赢了甲午战争,但是西方列强可从来没有认为日本也属于“列强”,在日俄战争爆发前夕,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说,如果三国(德、法、俄)再向上次那样(三国干涉还辽)对待日本,那么美国就要站出来公开保护日本。

从美国方面公然把日本视作被保护国可以看出,当时西方虽然认可日本属于非白人国家里比较文明的国家,但是可没有认为日本也属于列强。这就使得日本在二战以前一直对白人世界抱有一种敌意,一种危机感,因此日本有识之士迫切想要扶持其他非白人国家,避免日本孤军奋战,这就是当时特别流行的“亚细亚主义”。 远见网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

清末民初出国留学到底有多难

他们是自费还是公费?如果不勤工俭学的话当时国外的消费水平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比如鲁迅,据说家道中落,成绩又差,在那边留级挂科但是生活费还不缺,中间还回来几趟,他哪来那么多钱?据说他一个月消费就几十大洋?
先来回答标题的问题,既:
清末民初出国留学到底有多难?
答:当然难啦
比如说当初北京分别于1909年、1910年和1911年进行过三次招生,在要求学生相貌端正,身家清白,身体强健之外,居然还有性情纯正、通晓国文、英文的条件。
虽然这些条件在现代教育中看来根本不算条件,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光符合条件还不够,还得有初试(国文、英文、国史),复试(物理、化学、博学、几何、代数、国外史、地理、三角),1909年的时候630人应考,录取了47人;两年后的第二批400人应考,录取了47人,可谓是尽国之力挑选人才。可想在清末民初出国留学有多困难。
没错,这就是当初为了响应“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由国家推行的“庚子留学计划”,所选的无一不是国内最为顶尖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谈到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大多数有留学背景的原因,因为本身就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人才。
接着我们来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既:
公费还是自费,例子就是鲁迅?
答:当热是公费啊,留学欧美难,但是留学日本简单啊
随着清末的对外战争一一失利,再加上甲午战争的失败,留学几乎是当时培养人才的唯一出路,所以不仅有国家支持,列强因为条件也会给予一定优惠条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大多数人都还是公费出国的,自费的很少。不过我们发现当时留学日本的人比其他国家多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张之洞就说了这么句话,一语道破:
“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费省,可多谴;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还有,当时的日本是不需要签证的。从数据上来说,在当时留学欧美不过只有两百余人的情况下,留学日本的中国学子已经接近了9000多人。
接着,我们再来解答问题中关于鲁迅的疑惑,这个就简单了。
其实当初的日本就跟现在的美国一样,由于中国人越来越多,野鸡大学也就越来越多,基本上你过去混个一年半载的就能拿到一张文凭了。关于这件事,后来引起了清廷的重视,1910年,醇亲王亲自去日本交涉,和日本方面对留日学生的留学制度进行了谈判和修改,比如留日学生如果不及格的话,还是会被留级和退学等。所以之后留日挂科的学生就成堆了。
当然,还有一点,鲁迅说自己家道中落,但是在日本很会花钱,原因就更加简单了。在公费日本留学之前,鲁迅是在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开矿的,平时还喜欢骑骑马,跟别人玩玩马赛……所以,人家就算是家道中落了也是很有钱的呀。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

《辛丑条约》中,日本分得赔款多少?历史上,日本共从清朝索要的赔款有多少?

远见网(https://www.yyjianz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辛丑条约》中,日本分得赔款多少?历史上,日本共从清朝索要的赔款有多少?的相关内容。

《辛丑条约》中国向日本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低。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以上就是远见网整理的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远见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远见网:www.yyjianz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相关推荐